每年的6月14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——世界碳化硅日,这个日子的由来结合了碳化硅(SiC)这一材料的组成元素碳(C)和硅(Si),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分别对应为6和14。行业内将这一天设为世界碳化硅日不仅是对这一重要材料的致敬,也是为了强调其在行业中的重要性。
碳化硅是由碳和硅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一种复合材料,最早是在19世纪末由美国发明家爱德华·古德里奇·艾奇逊(Edward Goodrich Acheson)通过电热法首次合成的。艾奇逊最初是为了寻找人工金刚石的替代品,但最终发现了碳化硅这一材料。
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功率半导体之一,与硅(Si)相比,介电击穿强度更大、饱和电子漂移速度更快且热导率更高。因此,当用于半导体器件中时,碳化硅器件拥有高耐压、高速开关、低导通电阻、高效率等特性,有助于降低能耗和缩小系统尺寸。
充电头网总结
碳化硅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系统、通信设备、逆变器、轨道交通、光伏发电、可再生能源等多个工业领域。同时随着近年来USB PD快充技术的普及和氮化镓技术的成熟,大功率快充电源市场逐渐兴起,碳化硅二极管也开始在消费类电源市场中崭露头角,进入了多款百瓦级大功率快充供应链。在大功率快充电源产品中,碳化硅二极管主要用于PFC级的升压整流;搭配氮化镓功率器件,可以有效提高PFC级的工作频率,由此减小升压电感体积,实现高功率密度的设计,同时也让电源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充电头网作为行业领先的自媒体平台,始终关注碳化硅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,并曾举办过世界碳化硅大会,通过深入的行业分析和及时的资讯报道,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最新、最权威的信息,帮助大家了解碳化硅在快充电源和其他领域中的创新与进步。未来,充电头网将继续紧跟科技前沿,报道碳化硅材料在各行业中的新突破,助力推动这一材料的应用和普及。
相关阅读
评论